是对发病部位进行针刺,这样反而会使病变部位的炎症更加严重。能否突破传统中医的经络体系,在神经系统上寻找到新的穴位,来治疗病痛呢?
    古医书里没有记载,现代医学书籍里也没有记录。对照人体解剖图,王文远只能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试验。
    1972年的一个冬夜,王文远又像往常一样,在自己身上扎针。突然间,扎到小腿的腓浅神经上,在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爆发式、触电式针感。后来经过在肩周炎患者身上试针,3秒钟后,患者疼痛顿消,臂膀活动自如。
    王文远把这个穴位定名为“肩痛穴”。
    “前20年的研究,是没有‘平衡’二字的。就是想研究单穴疗法,减轻官兵训练伤痛苦,让中医能在部队站住脚。”王文远说。
    “3秒见效的奥秘在于针刺信息在神经干传导速度快,如同走人体‘高速公路’”
    在王文远看来,中医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是通过心神调控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生病了,是平衡被破坏了;病好了,是身体平衡机制恢复正常运行。”中医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机体平衡。
    在长期的从医实践中,王文远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规律:“当时临床不少患者反映,相对于同侧患处相比,针刺对侧穴位的疗效更为明显。我学过西医,这才想到,大脑是两个半球交叉支配,也就是说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靶穴)与病灶部位是交叉对应的。这也是中医头疼医脚的原理。”
    这个规律的发现,加速了王文远发现新穴位的进程。
    截至到1988年,王文远共陆续在人体神经干和神经支上找到了38个全新的特定穴位,不足传统针灸413个穴位的十分之一。留针时间不超过3秒钟,王文远介绍,3秒见效的奥秘就在于针刺信息在神经干、神经支传导速度每秒钟一百米,根据人的身高就不用留针了,如同走人体信息“高速公路”。“患者奔的就是这一针,扎针越少,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就越少。这是传统针灸没法比的。”
    这一年,“整体平衡一针疗法”正式提出。
    在王文远看来,人的生命是大脑中枢按照遗传基因程序,通过神经系统对包括各脏器在内的全身进行管理,一旦大脑中枢管理程序发生紊乱、失调,就会引发某些疾病。平衡针灸就是利用这一人体原有遗传基因程序的自我平衡系统,通过刺激外周神经上的特定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的调控下,启动、纠正或完善人体的自我平衡系统。
    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西医动物实验证据,1988年,王文远请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进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针刺肩痛穴可使反映大白鼠疼痛程度的嘶叫阈和甩尾阈明显延长,说明该穴位有明显的镇痛作用。1989年,该项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1996年,通过北京医科大学,2008年,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试验证实,平衡针灸的疗效是在大脑中枢的调控下,释放了大量神经递质产生的镇痛效应。
    经全国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平衡针灸可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糖尿病、莱姆型面瘫等400多种疾病。此后,王文远又逐渐将平衡针灸理论推广应用到拔罐、推拿等领域,形成了平衡针灸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针灸泰斗程莘农教授对平衡针灸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平衡针灸的理论是新的,方法是新的,每个穴位是新的,平衡针灸是对我国传统中医的重大创新。”
    “平衡针灸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的问题,平衡针灸还能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祖国传统医学从来没有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作为疑难杂症,这是为什么呢?脑血管病核心问题是高血压,通过针刺降压穴,血压正常了,就推迟了脑血管病的发生,这就是平衡针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