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应用:平衡针有效改善一例术中心肌缺血加重病例,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了新的干预技术。
2023/5/5 9:19:56

消息来源:徐艳伟
编辑修订:于 波
版面设计:张 建
 
音频审核中,可继续编辑其它信息(一)急救应用:平衡针有效改善一例术中心肌缺血加重病例......00:0004:50未加入合集(二)急救应用:平衡针有效改善一例术中心肌缺血加重病例......00:0008:28未加入合集
  2023年4月21日,我院收治一位确诊闭孔疝的82岁老年女性病例,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术前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T波改变;术中发现ST段下移至0.22-0.25mv,心肌缺血较前加重,经过平衡针灸应激性干预后,患者心电图ST段恢复至正常值范围0.05-0.15mv,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心肌酶较术前降低。平衡针有效改善了术中患者的心脏供血不足,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了新的干预技术。现将病例简要报道如下:

一、术前检查摘要:
  患者,女,82岁。因闭孔疝、完全性肠梗阻急诊于我院,拟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均口服药物治疗。于院外就诊时查电图示(4月16日):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异常:提示前侧壁和下壁心肌缺血。4月21日急诊于我院,术前查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I,II,III,AVF T波改变 )V1-V6 T波倒置。心脏彩超示:左房扩大,二尖瓣中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主动脉瓣少量返流。肺动脉瓣少量返流。左室收缩功能:EF 73%,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升高:34mmHg,心包少量积液。肺功能示:MVV 41.4 L/min .FEV1.0/FVC 85.51L,轻度限制性通气障碍,小气道功能正常。术前心功能III级,心电图两次均提示心肌缺血,心房纤颤。肺功能可,术前查两次心肌酶:a-羟丁酸脱氢酶均高,肌红蛋白也增高,说明有心肌缺血。

二、术中麻醉监测摘要:
  入室时测血压132/90mmHg,呼吸16次/分,心率67次/分;sp02未吸氧94%,吸氧后可升至97%。在慢诱导下成功气管插管后,术中以七氟烷(MAC 0.8-1.0)和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1.0ng/ml)维持麻醉。术中心室率控制在55-70次/分波动。血压维持在基础值的20%波动,根据手术情况适当调节血压。术中常规心电监测和麻醉气体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术中心电图显示一直为房颤心律,其中ST监测,术前为0.15-0.18mv,正常ST段值为0.05-0.15mv,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术前患者已有心肌缺血,于术中于16:44-16:45发现ST段下移至0.22-0.25mv,心率波动在57-67次/min之间波动,心电图显示节律不齐,心房纤颤。

三、平衡针术中应激干预疗效摘要:
  手术进行中,16时44分—16时45分,心电监护ST段下降至0.22-0.25mv。于16时44分50秒立即针刺平衡针灸靶点心病穴,16时44分55秒,ST段数值出现减小迹象,效果不明显,强化性针感出针后,观察ST段下移数值于16时45分开始逐步减小,于16时46分ST段恢复到正常值范围0.05-0.15mv,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查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II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T波低平(I,II,III,AVF,V6),T波倒置(V2-V5)。5、心电轴右偏。较术前已转为窦性心律。心肌酶:术前肌红蛋白117U/L,a-羟丁酸脱氢酶205U/L,术后复查心肌酶:肌红蛋白72.27ng/L,a-羟丁酸脱氢酶183.30U/L,平衡针干预后心肌酶较术前降低。

四、病案分析:
  患者是82岁高龄老人,在全麻下行腹腔探查术,术中通过心电监护发现 ST段下移至0.22-0.25mv,说明心肌缺血加重,易发生心衰和心梗等严重病变,通过术中平衡针应激性干预后,患者的心肌缺血问题得到了缓解,安全度过手术危险期,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心肌酶下降了,说明平衡针在术中的应激性干预是有效的。探讨平衡针有效机制,对于提高临床麻醉水平,确保病人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意义重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