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新路的开拓者,中医扶贫的践行人——随王文远教授阜平一行有感
2019/10/3 19:41:11
来源:平衡针灸网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刘卫宁
摄影:张建 庄照来
时间:2019年10月03日
不久前,我得到消息,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平衡针灸教学组组长徐黎明、平衡针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将带领亲传弟子前往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开展培训和义诊。作为一名年轻的针灸医生,我内心难掩激动,早就听说过平衡针灸,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学习和深入了解,近距离向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学习早已是我多年的心愿。如果能有幸跟随王老师一同为革命老区地区的乡亲们服务,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然而,家里尚未断奶的孩子让我犯了难:出生11个月来,孩子还没有一天不在我身边,小小的她能忍受连续几天不在妈妈身边么?
正在我犹豫之时,丈夫和孩子姥姥坚定地说:你去吧,家里有我们呢,这点儿困难还有啥克服不了的。家人坚定的支持,让我摆脱困扰,来到阜平这个特殊的地方,有了这次极为难得、令我终生难忘的学习和义诊经历。
一、王老师授课
上课前,我巧遇了王老师。意外的是,一位享誉全国的针灸名家,居然如此低调、谦逊、亲和。与我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这让我很快放下了心理包袱,可以好好地跟王老师请教学习了。
第一天早晨,我满心欢喜地走进教室,以为自己是来得较早的学员,没想到课堂里已经坐了很多人了。一打听,才知道学员们都是一早就从各地赶来,有阜平县医院、阜平中医院的院长和医生,有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还有穿着朴素、古铜色脸庞的村医;坐在我身边的学员是从70多里地外的深山赶过来的。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小县城里,医务工作者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深为触动。
终于开讲了,王文远教授直入主题,给大家讲述平衡针灸的缘起、发展与平衡针的优势、创新等等。王老师说,平衡针的第一个穴位“肩痛穴”是经过了长达6年的摸索才找到的。长达6年的摸索,今天无私地传授给我们,我心中默默地为他鼓掌。人们轻易拿来使用的成果,往往容易忘记创始人背后的艰辛和汗水。平衡针38个穴位及其针法运用是王老师在40多年来、给数万名患者治疗的实践中不断验证、不断提炼的成果,更是他不断践行医者仁心、不断战胜困难的结晶。为了找到理论支撑,王文远教授还申请了国家973课题,进行了两大理论创新:一是大脑中枢的神经调控系统理论,二是基因的自我修复理论。
大脑中枢?基因修复?我心中不禁打了两个问号,平衡针和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辩证论治这些传统中医的关系是什么?平衡针的治疗局限于急性疼痛吗?疗效怎样?能持续吗?对于慢性虚损性的疾病可以治疗吗?我想到了董氏奇穴、经外奇穴等多种特色针灸疗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一连串问号浮现在我的脑海,对平衡针精髓的好奇让我如饥似渴地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对比。
生命的开关、打开生命的开关、启动机体自我修复的功能!这是王老师授课时反复强调的几句话。王老师讲到:大脑中枢是靶轴,疾病是靶位,38个穴位就是生命的开关,是38个靶点对应的外周神经。平衡针就是要通过对外周神经的刺激,启动大脑中枢的调控,开始机体自我的修复。王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着平衡针的理论体系与实务操作技巧。
为了让大家更加真切地了解平衡针的针法和效果,王老师主动提出给现场的学员现场演示。学员们个个都急切地想知道平衡针的疗效,纷纷踊跃试针。只见王老师三寸毫针,快进快出,不滞针,被扎的学员有的表情平静,有人龇牙咧嘴。“怎么样?好了吗?扎的哪儿?啥感觉?”每个被扎过针的学员都会被好奇的围观。“不疼了”“好多了”“眼睛亮了”“腰不疼了”“脚不疼了”……现场几十个人连连称赞。我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