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干预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医案
2019/8/2 20:46:07

​来源:平衡针灸网
记者:徐立明
时间:2019年8月1日
 

  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平衡针灸技术干预一例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8年余的患者,给予平衡针调治22次,已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把患者自己对患病诊治过程及平衡针干预效果摘录如下:
一 临床资料:患者高某,女性,43岁,山东胶卅市人,2016年10月19日就诊。
二、患者主诉:
  夜间咳嗽、胸闷、气喘8年余。2009年春天,因鼻刺痒、流眼泪到胶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给予口服药物(药物不详)治疗,用药后症状没有改善,其症状为:鼻子太透气,吸气时感觉凉风到了额头,刺的头痛。遇冷空气及闻到异味时连续打喷嚏,引起眼睛、耳孔、咽喉、鼻腔刺痒、流眼泪、头痛。曾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服药(药物不详)时症状好转,停药后再复发。2010年春天始,每到夜间约1点钟时就感到胸闷气喘,伴有哮鸣音,咳嗽痰多,不得不起床行走方可减轻以上症状。曾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服用止喘药(药物不详)及喷剂(药名不详),胸闷、气喘、咳嗽症状控制。到11月份又复发,输了12天液,每晚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mg,病情缓解。2011年4至5月份发作时,再次输液12天,每晚服用孟鲁司特钠片10mg,氨茶碱片0.1,一天3次,头孢呋辛酯片0.25,一天2次。2012年3月份发作,开始每天服用中药调治至5月份(约计100多天),10月中旬发作时服用中药调治至12月份(约计100多天)。如此反复服中药调治至2015年(共计4年余)。
既往史:2007年曾患甲亢1年余,2008年手术切除子宫肌瘤。
 
三、临床诊断: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
 
四、技术干预:干预靶点为醒脑点、升提点、鼻炎点、胃痛点、过敏点。一周二次,周期三年。
 
五、干预效果:
  以患者笔记记录格式整理:2016年10月19日,第一次平衡针干预后,夜间气喘、胸闷、咳嗽减轻,夜间没再起床。10月26日,第三次平衡针干预后,夜间气喘、胸闷、咳嗽明显减轻,对平衡针的神奇疗效非常高兴。10月28日(平衡针干预后第9天),夜间始停止服用孟鲁司特钠片。11月9日,第七次平衡针干预后,胃舒服了,感觉鼻翼增厚。11月13日,第八次平衡针干预后,感觉脖子能伸直了。11月16日,第九次平衡针干预后,感觉瘦了。11月20日,第十次平衡针干预后,天气变化遇冷空气,下午开始气喘,晚上睡前服用孟鲁司特钠片1次。12月13日,第十七次平衡针干预后,以前的后背疼痛消失了。12月18日,第十八次平衡针干预后,夜间睡觉明显舒服了,胸闷症状消失,喘气流畅,咳嗽次数明显减少。2017年1月1日,第二十二次平衡针干预后,感冒时头不痛了,鼻子没有刺痒感了,不咳痰了。
六、病案分析
  王文远教授强调:“不论是心理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全部通过病人的大脑去干预,称为脑技术。通过国家973课题研究,平衡针中枢干预最佳时间45‰秒,为临床三秒钟见效提供了科技支撑。大脑中枢自我调控理论、遗传基因自我修复理论、心理失衡致病理论。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轴整合下,达到病变靶位新的平衡。平衡针调节的是大脑中枢,靠修复遗传基因程序去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代谢水平,达到大脑高级中枢指挥系统依靠病人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本例患者的起因就是生气所致,长期的心情不舒畅启动了疾病的基因程序,2007年(34岁)罹患甲亢,2008年(35岁)查出子宫肌瘤9X10cm,12月份做了“子宫肌瘤”手术。2009年春天因遇冷、异味时连续打喷嚏、鼻刺痒、流眼泪等,曾到胶州市中心医院诊断“过敏性鼻炎”。2010年春天始出现每到夜间约1点钟时就感到胸闷、气喘,伴有哮鸣音,曾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