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走进家庭》一一我爱我家
2019/7/21 8:51:54
来源:平衡针灸网
作者:王露晓
时间:2019年7月21日
一、我的女儿爱上了平衡针
2019年7月17日周二下午2:57分,我接到女儿所在幼儿园中一班王老师的电话,得知女儿果果当天午饭时吐了一次,随即被带到医务室测量体温,当时并未发烧。午睡后再次去医务室测量体温,体温上升到37.2℃,因为女儿有高温惊厥史,且她每次惊厥发作时的温度并不高,不止一个儿科医生向我解释儿童本来神经发育就不完全,她又是敏感体质,为了保证她的安全,医生们嘱咐我,超过37.5℃就可以服用退烧药进行退烧。幼儿园老师也了解她的特殊情况,所以格外关注她的体温。毫无疑问,老师们非常负责任,第一时间告知我,这个电话是催我接娃的。
我放下电话,赶紧往幼儿园赶,3:00前把孩子接回到家中。我观察她的精神状态确实不像以往那样欢蹦乱跳,小家伙一脸委屈的抱住我,告诉我肚肚不舒服,我看着她蔫头耷脑的样子,和她以往惊厥前一样一样的症状啊:肠胃不舒服,伴随低烧,精神萎靡。细思则恐,没有经历过孩子惊厥的家长是很难体会到发作时的凶险恐怖的,我没有时间徘徊不定,条件反射拿出电子温度探测枪,下午3:05,当时耳温、额温分别是37.5℃、37.4℃、37.5℃。我瞬间感觉心脏跳到了嗓子眼。
刻不容缓,摆在我眼前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准备医保卡,带娃去儿童医院,排队挂号见医生、化验之后取药回家,继续担惊受怕,连续熬夜照料她。但最近诺如病毒死灰复燃,不能保证没有交叉感染的危险,而且现在正是暑伏,去医院奔波劳碌,对于生病的孩子又是一种额外的折腾,而惊厥随时可能发生,如果真的发生在路上,那就糟糕了。
第二种选择:在家中服药观察,口服美林(布洛芬悬浊液)或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浊液),四小时一次,交替使用,如果体温继续上升,还是要去医院看急诊,看化验结果的情况,让医生决定服药、雾化或输液,严重时还得留观或住院。
第三种选择:用平衡针马上进行干预治疗。这是我在接娃路上就暗自决定的首选!但是,家人会不会同意呢?尤其是女儿的爷爷奶奶,隔辈人尤其紧张啊,他们怎么能放心宝贝孙女生病不去医院、不服药呢?老公还在上班,要不要告诉他呢?……突然,眼前的一幕把我从思绪中拽了出来!孩子突然蜷缩在沙放上,紧皱眉头,肚子疼的哭了起来,我迅速拿出平衡针,单臂把娃抱在怀里,温和的告诉女儿:“肚肚疼不怕,扎一下就不疼了。”女儿泪眼婆娑的看着我,点头呢喃:“妈妈,我要宝宝针。”(“宝宝针”是我家对“飞针”的爱称)然后又闭着眼捂着肚子哭。我不住的点头称好,随即按住女儿的小下巴,另一只手果断的在她的胃病点进行了飞针。
我娃的哭声突然停止了,小姑娘好像还没反应过来,抬眼问我:“妈妈,扎完了吗?”我微笑的说:“扎完了呀,很快吧?!”她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容,我趁热打铁,在她的两侧痔疮点(焦虑点)进行了“宝宝针”。她好奇的在手臂上找针孔,揉揉眼睛直起了身体,要水喝。我知道,她已经不疼了。我舒了一口气,起身把针放到费针筒里,准备给她倒些温水。喝完水,娃自己去蹲小马桶了,我看着她出恭,推测着这次肚子疼的原因,八成还是积食着凉导致的肠道感冒。我娃胃口一向很好,我总担心她吃太多消化不了,昨晚回家后,她趁我不注意,喝掉了从冰箱拿出的冷酸奶,还自言自语的说:“我今天喝的太快了!像猪八戒偷吃人参果儿,都没尝出味道。”(昨晚睡觉时肚子也有轻微疼痛,当时已经关灯了,我用弹拨手法迅速解除了她的疼痛,她安心睡觉了,但毕竟没有扎针,肠胃问题仍在发酵。)
扎针后女儿除了肚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