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技术干预考前综合症病案分享
2018/9/19 16:11:12


  2018年2月至6月,笔者运用平衡针技术成功干预一例患考前综合症的小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姓名:田某某。
1.2性别:女。
1.3年龄:17岁。
1.4住址: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第一中学。
1.5就诊时间:2018年2月25日。1.6就诊地址:秦皇岛市德馨平衡针灸工作室。
2、现代中医诊断模式
2.1 目测患者:面色恍白,表情淡漠,少言寡语。陪同就诊的母亲一脸不耐烦的表情。
2.2 主诉:患者述自己是高三学生,正在备战高考,身体不适半年有余,曾经到秦皇岛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就诊,医生的结论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患者自我感觉莫名的周身不适,向父母诉说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非常苦恼。现在的身体症状是心慌头晕、四肢颤抖、耳鸣、焦虑好哭、无食欲半年有余。另其母代诉:带孩子去多家医院做过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认为该看的医生都看了,医生诊断说她根本没有病。认为孩子的种种表现就是是无理取闹。
2.3 询问:⑴询问睡眠情况,答每天学习到十二点。有六个小时睡眠时间,能睡着但梦多;⑵询问生活环境,答学校没有宿舍,住在民营学生公寓,六个人一个房间,与室友关系紧张;⑶询问饮食情况,答每天吃得很少,无胃口;⑷询问周末的业余生活,答只有周日休息,不愿意回家见父母,宁可自己在学校独处;⑸询问学习情况,答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前十名,但是从来没有拿过第一名,不服气;⑹询问个人爱好,答没有爱好,没有朋友。⑺询问对家庭的看法,答不喜欢同父母交流,不喜欢自己的小弟;⑻询问既往史:无。
2.4判断:考前综合症。现在患者处于疾病发展的五个阶段的第二个阶段,生理疲劳过敏阶段。病因是由于长期的心理失衡,进入情感和学业盲区:①生气,生父母的气。长期寄宿在学校,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怨恨父母把更多的关爱倾注她的小弟;②要强好胜,不能正确地对待每次月考的成绩,欲速而不达,产生焦虑的情绪;③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孤独。处理不好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在学校里没有知心的朋友,遇到问题后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④爱钻牛角尖,过于纠结往事,尤其是纠结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2.5 干预:首先告诉患者这个病症是由于长期生气、心理不平衡,进而由心理影响到生理,造成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其次告诉患者这个病要想好,就要想开了,为自己活着,因为身体是自己的,如果病倒了,一切都没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要从学业的误区中走出来;第三就是要学会感恩,尤其是父母的养育之恩。
2.5.1 平衡针干预方案:平衡针灸干预和心理疏导平行介入。
2.5.1.1 平衡针选取干预靶点:主穴:头三针、胃痛点、心病点。辅穴:调神点、醒脑点、提免点。
2.5.1.2 取穴原则:主穴,双侧交替取穴;辅穴,每次治疗按症状即时选取二至三个。
2.5.1.3平衡针干预参数:拟每周干预一次,周期三个月。
2.6 交待:⑴建议减少环境诱发因素,改善生活平台,搬出集体宿舍,另租住独立公寓,把房间布置得有家的温馨;⑵平衡膳食,建议患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嫌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就吃自己喜欢的外卖,前提不能吃垃圾食品;⑶平衡心态,建议患者解放自己,释放自己,不要刻意在乎分数。在房间里多唱唱歌,释放压力。学会同父母交流;⑷平衡睡眠,建议患者每天要保持八小时睡眠,每日午休要午睡,让大脑得到充分升级;⑸建议患者父母如果有条件过来陪读,让孩子能感受到亲情和关爱;⑹建议患者父母每周接孩子回家一次,让她重新融入家庭生活,感受家的温暖;⑺建议患者父母要学习青少年心理学,多表扬、鼓励孩子,多与孩子沟通,缓解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3、平衡针干预效果:
3.1平衡针干预一次后,患者反映头晕症状消失,眼睛亮了,心慌的感觉缓解。
3.2平衡针干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