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失语平衡针一次治愈
2018/5/3 16:52:24
一 基本资料:王姓患者,女,38岁,甘肃永昌县人,于2017年10月27号来我诊所就诊,陪诊人员五人。
患者出示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三大常规检查单显示各项指标均正常,问她具体情况时只见其张口却不能语。陪诊人员说:不能说话已经一周了,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各项指标都正常,具体没有说是什么原因便给输液治疗,几天了还是说不出话来。听别人介绍这里扎针很神奇,所以过来试试。
二 检查:血压110/70mmHg.心率78次/分。心音正常,无杂音。神志清醒,面色紫红,面部表情僵硬,步履正常,问答不能语。
三 诊断:失语症Broca(运动性失语或表达性失语)根据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为0级:缺乏有意义的言语或听理解能力。
四 病情分析:
言语功能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称为优势半球。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左侧大脑皮质及其连接纤维。优势半球受损常可发生失语症。优势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口语的中枢,受损时丧失口语表达能力,即运动性失语症。引起失语症的疾病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脑部炎症、外伤、变性等。
此患者临床表现的症状就是口语中枢受损后,支配语言的脑部神经功能不全或神经麻痹后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虽然一周了,但患者年轻,再生能力强,现代医学治疗在于增强其受累神经血供,改善循环血运。同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才能改善、恢复神经功,使得机体获得最佳的康复。
那么平衡针靶点干预技术就是把疾病的病位、病因、治疗都定位在大脑。大脑是生理功能与心理活动的调控中枢,大脑本身具有科学分工和整体调解功能。此患者由于长期心理异常而导致生理失衡,最近心理上又突然受到强刺激,使得她的心理失衡超过自身的承受阈值而发病。
此患者面部紫红色,是典型的由于情志导致心脑供血不足,引起面部毛细血管出现供血异常,出现血流不畅的情况。失语也是典型的脑部语言中枢供血不足导致其语言功能丧失而成现在这种情况。
靶点干预术的核心就是:刺激大脑中枢靶轴调控下的靶点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特别是生物电的激发,通过传入神经信息通路至中枢神经(脑),在中枢靶轴整合后,再通过传出神经通路,完成对靶位(病变部位)的应激性调整,促进对机体的修复功能,达到新的平衡(机体的康复)。
五 治疗:周围神经靶点干预术
(一) 主靶点:失语靶点
1 体表定位:此靶点位于第二掌骨中桡侧缘。
2 干预体位:正坐体位。
3 定位原则:双侧定位。
4 干预方法:向掌心方向直刺2~4cm(1~2寸)。
5 干预手法:强化性干预法。
6 干预要领:缓慢出针。
(二)辅助靶点
1 头痛靶点
(1)体表定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之前凹陷处。
(2)干预体位:正坐膝直立。
(3)定位原则:双侧定位。
(4)干预方法:向上平刺2~4cm(1~2寸)。
(5)干预手法:强化性干预法。
(6)干预要领:缓慢出针。
2 胸痛靶点
(1)体表定位:此靶点位于前臂背侧,尺桡、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中下1/3交界处。
(2) 靶点干预体位:正坐肘直立。
(3) 定位原则:双侧定位。
(4) 靶点干预方法:针尖向上斜刺2~4cm(1~2寸)。
(5) 靶点干预手法:强化性干预法。
(6) 靶点干预要领:缓慢干预。
六 结果:
干预失语靶点后,患者用手摸自己的嘴巴及脸部时,面部带有激动的感情。干预辅助靶点后,患者能发出咿呀之声却不能言语。而且面部由紫色转成红润,表情开始舒展。我说:气大伤身,气出病来谁来替你呢!随着我的余音,患者哇的一声哭出声来。而且哽咽着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