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圣大医丨王文远:50年钻透1根针,38个穴位调百病!
2017/12/4 8:56:09
2500年前,齐国名医扁鹊立足“东方之域,其病多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的地域特色,以针灸为主要绝学,开创了包含五色诊、闻声诊、脉学、汤药等古典中医几乎全部要素的中国首个完整医学体系,被后世认定为“中国医学之宗”,其核心思想成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母本。
2500年后,针灸学被齐国大地走出的另一位名医传承创新,以“安全、单穴、3秒见效、38个穴位可治疗1000多种疾病”的优势,实现针灸技术在当代的简便化、大众化推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新生命规律:生命在于平衡,将“生命在于运动”这个全世界信奉数百年的健康理念彻底打破。
11月14日,料峭的寒风中,记者一行来到北京,见证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院主任医师、中国平衡针创始人王文远的平衡传奇。
“平衡针的特点是安全、简便、高效,是在充分融合中国古代医学精髓的基础上,将技术实现简便化、大众化推广的现代中医针刺疗法,这与发源于齐鲁大地,以针灸为主要特色的扁鹊医学是一脉相承的。”王文远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
王文远生于山东临沂,16岁开始学习中医,是国家师带徒计划推行后的第一批受益者。自入门便苦读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为他日后的从医生涯奠定了核心理念基础。19岁时,王文远应征入伍,继续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当时全国经济条件艰苦,人财物有限,可多次利用的针灸针是部队治伤首选。但传统针灸治疗训练伤有上百个穴位,一扎一大片,且需留针半小时,不能满足部队训练中即治即走、疗效快准的要求。聪敏善学的王文远,迅速立足于这种环境特殊性,开始了针灸技术的创新之路。
他大胆提出单穴疗伤的设想。当时部队军事训练科目以投弹为主,引起的外伤肩周炎特别多。于是,王文远首先选择传统针灸治疗肩周炎的20多个穴位作为研究重点。但无数次实践后他沮丧地发现:一个符合设想的穴位都没有!腰疼、颈椎疼、关节疼... ...其他传统针灸穴位的单穴刺激实验结果也是如此。
传统穴位的路子走不通了,怎么办?年轻的王文远并未气馁,沂蒙山革命老区吃苦耐劳的基因,以及军人骨子里不怕挫折的韧劲,让他浑身充满精力与斗志。他转而从人体神经入手,埋头于新一轮实践与探索。记不清从自己身上扎了多少次针,6年后的一天,王文远终于从下肢腓浅神经上发现了远距离触电式针感,将其用到肩周炎患者身上3秒,患者痛感明显减轻。即时效应出来了!且经数十人验证后疗效确切。王文远士气大振。顺着这条思路,他一鼓作气,陆续研究出针对坦克训练中容易造成急性腰痛的治疗穴位——“腰痛穴”,针对越野训练中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的治疗穴位——膝痛穴。
此后又经过长达20年的实践总结,王文远最终为平衡针确定了38个平衡穴位,可治疗训练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内外妇儿等1000多种疾病,并逐步创立起平衡针灸新学科。1995年12月,平衡针灸学科被总后卫生部批准为“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纳入部队医院正式编制;平衡针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针灸专科,并被列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5年被整编成为北京军区总医院重点针灸专科。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农村与基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钓鱼台国宾馆养生保健中心保健项目等。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上,王文远成为唯一参与300名抗战老兵卫勤保障任务的中医专家。
2000多年中医厚土孕育出的当代针灸骄子,不仅造福无数国人,也让中国在世界扬眉吐气。
1997年11月,在世界针联第四界学术大会上,王文远的&ldqu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