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干预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医案
2017/2/22 15:51:07
我在临床工作中独用平衡针灸技术干预1例患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8年余的患者,给予平衡针调治还不足3个月,共计22次,已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把患者自己对患病诊治过程及扎平衡针效果的笔记作一整理,以飨平衡会员。
1. 一般资料
1.1患者姓名:高某。
1.2性别:女。
1.3年龄:43岁。
1.4籍贯:胶州市。
1.5就诊时间:2016年10月19日。
1.6就诊地点:青岛平度徐立明平衡针灸工作室
1.7患者主诉:夜间咳嗽、胸闷、气喘8年余。
1.8现病史:患者述2009年春天,因鼻刺痒、流眼泪到胶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给予口服药物(药物不详)治疗,用药后症状没有改善,其症状为:鼻子太透气,吸气时感觉凉风到了额头,刺的头痛。遇冷空气及闻到异味时连续打喷嚏,引起眼睛、耳孔、咽喉、鼻腔刺痒、流眼泪、头痛。曾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服药(药物不详)时症状好转,停药后再复发。2010年春天始,每到夜间约1点钟时就感到胸闷气喘,伴有哮鸣音,咳嗽痰多,不得不起床行走方可减轻以上症状。曾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服用止喘药(药物不详)及喷剂(药名不详),胸闷、气喘、咳嗽症状控制。到11月份又复发,输了12天液,每晚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mg,病情缓解。2011年4至5月份发作时,再次输液12天,每晚服用孟鲁司特钠片10mg,氨茶碱片0.1,一天3次,头孢呋辛酯片0.25,一天2次。2012年3月份发作,开始每天服用中药调治至5月份(约计100多天),10月中旬发作时服用中药调治至12月份(约计100多天)。如此反复服中药调治至2015年(共计4年余)。
1.9既往史:2007年曾患甲亢1年余,2008年手术切除子宫肌瘤。
1.10医院辅查:2011年10月29日到胶州市中心医院辅查,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心肺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
2.临床诊断: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
3.平衡针干预方案及效果
3.1平衡针选取干预靶点:醒脑点、升提点、鼻炎点、胃痛点、过敏点。
3.2平衡针干预参数:一周二次,周期三年。
3.3平衡针干预效果:以患者笔记记录格式整理:2016年10月19日,第一次平衡针干预后,夜间气喘、胸闷、咳嗽减轻,夜间没再起床。10月26日,第三次平衡针干预后,夜间气喘、胸闷、咳嗽明显减轻,对平衡针的神奇疗效非常高兴。10月28日(平衡针干预后第9天),夜间始停止服用孟鲁司特钠片。11月9日,第七次平衡针干预后,胃舒服了,感觉鼻翼增厚。11月13日,第八次平衡针干预后,感觉脖子能伸直了。11月16日,第九次平衡针干预后,感觉瘦了。11月20日,第十次平衡针干预后,天气变化遇冷空气,下午开始气喘,晚上睡前服用孟鲁司特钠片1次。12月13日,第十七次平衡针干预后,以前的后背疼痛消失了。12月18日,第十八次平衡针干预后,夜间睡觉明显舒服了,胸闷症状消失,喘气流畅,咳嗽次数明显减少。2017年1月1日,第二十二次平衡针干预后,感冒时头不痛了,鼻子没有刺痒感了,不咳痰了。
4.医案总结
4.1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看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从解剖上,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部分,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头),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上呼吸道的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是呼吸道的前沿阵地。鼻旁窦是头骨的一些空腔,与鼻腔相通。外鼻的前端叫鼻前庭,其生长的鼻毛对吸入的空气起过滤作用,可阻止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微生物进入呼吸道。鼻腔的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其上的鼻粘膜分布着丰富的血管,鼻粘膜的作用犹如人体与生俱备的〝控温控湿器〞,不管外界的空气多干冷,经正常的鼻粘膜加温和加湿作用,到了气管以下均变成37℃,相对湿度100%的气体。鼻粘膜含有丰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