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平衡针)治愈(上)
2016/6/7 18:53:10


我的故事从2013年说起吧。 
2013年4月,单位体检,结果显示尿蛋白不正常,三个加号,潜血也有三个加号。去医院复查,住院肾穿刺,确诊为膜性肾病,又称膜性肾小球肾炎,据说如果病情发展,肾脏的功能将一步步丧失,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是肾衰,尿毒症!那就只能以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了。刚刚42岁就闻此噩耗,对我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好在我的病情很轻,是1期。治疗方案是多休息,改善饮食习惯。并服用一种西药和一种中成药。
住院期间跟我同病房的哥们确诊为2期,他就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了。据说一个疗程至少是一年,期间还要根据身体的耐受度随时调整。在医院住院检查的时候,还见到一个哥们,年纪轻轻,浑身浮肿,只能坐在轮椅上被家人推着做各项检查,到了这个份上,活着基本没什么乐趣了吧。
作为一个新生的慢性病患者,经历了种种怀疑人生和重建人生之后,决心接受命运的安排,与疾病交朋友,所谓带病生存。开始积极治疗,中西医双管齐下,西医是常规西药,中医找了国内肾病名医,xxx中医院的院长xxx,吃了一个阶段药之后,蛋白尿没有好转,主要是听他的意思对这种病的治愈并没有把握,于是转而投向道医,因为正好认识了xx观道医馆的xxx道长,这是一位没有行医资格,但经历颇为传奇,人也颇具个性的老道,据说道教协会和xx观的道长们看病也都找他。但吃了一个阶段药以后,去医院复查,尿蛋白还是没有减少。
此时,又经人介绍,找到了国内知名肾病专家,xx医院的xxx主任,他的意见是,在我这个阶段不用吃药,因为对药物不敏感,吃不吃都差不多,也就是说,除了激素类药物,西医并没有能降低尿蛋白的特效药。而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太大。所以,继续观察,也许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对生活影响不大,也许发展为2期,到时候再开始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并且,这个病有一定的自愈率。呵呵,专家就是专家,就敢说不用吃药,他手下的副主任医师们可都说药不能停。那就听天由命呗。于是我就放弃治疗了。甚至也不再去复查尿蛋白指标,因为发展到2期的话,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小腿浮肿什么的,那就等吧。时间长了,又恢复了晚睡晚起不运动的极不健康的生活状态,基本上该干嘛干嘛了。不出所料,2014年,2015年体检,尿蛋白的指标还是三个加号。
好像是2015年春夏之交的时候,认识了骆永红老师,接受了他别具一格的平衡针灸。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之前也试过针灸,一位来自天津的著名医生,xx医生。诊所在北京南站附近,找他针灸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每天都有两三百位。印象中一大堆患者拥挤在走廊的各个区域,不按号排队,xx医生带领一帮学生,凭记忆随机施针,去了几次,还没感觉到疗效,只感到每一次都是很疲惫的体验,只好作罢。
在骆老师这里完全不同。最初在他报馆的办公室,一栋苏式老楼,通常是下午,几位好友相约同去,到了就围坐在一起品茶聊天,茶是好茶,人是好友,骆老师则在一旁提审一样喊人轮流过去扎针。品评着挨扎者的惨叫,聊一些不相干的话题,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氛围极好,气场很正,心理上每次都得到很好的净化。记得骆老师写过一幅字,叫做狂心顿歇,这四个字就是我的真实感受,浮躁纷乱的内心在这里一下子就变得安宁。
兴致来的时候,骆老师会带领大家打坐,并且让你详细说出自己身体的感受。印象深的那次,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听到窗外夏日的微风,身在都市,神在半空,仿佛大佛俯视众生,体内气息流动,贯通了天地。
扎针时也会让你描述针感,但通常一针下去,像有电流通过,身体的自然反应已经说明了神经的传导路线,扎完了浑身通透,来时浑浑噩噩,去时神完气足。
这样的时间过得很快。。。
 
竹强在接受平衡针疗法。  骆永红摄
 
转眼已是2016年4月,单位组织例行体检,突然发现尿蛋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