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中西医结合现代化成功探索
2015/10/28 17:05:45
【马忠立师承学术论文】
平衡针灸—中西医结合现代化成功探索
马忠立
解放军第534医院 外二科
摘要:本文对平衡针灸学产生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平衡针灸治疗疾病的规律进行探讨,对平衡针灸的科学性进行了研究,提出平衡针灸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近代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的成功探索,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平衡针灸 理论研究 现代医学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创造的治病医疗方法。几千年来,不仅为我国各族人民,而且也为世界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它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经济安全等优点。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制定了中医政策,针灸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经络穴位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深入,同时在诊治疾病及保健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西方医学的传人与迅猛发展相比,中医的发展似乎近于停滞状态,怎样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有怎样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医?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已迫在眉睫,中西医结合现代化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任务。平衡针灸的创立是近代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的成功探索,是对传统针灸学的继承和发展,目前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平衡针灸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化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祖国传统医学以其博大精深的阴阳整体学说,从宏观上对世界包括疾病进行了辩证分析,其哲学思想对我们认识疾病的本质起到了指导作用,现代医学从微观上认识事物,研究世界已步入分子、原子及电子时代,现代医学的发展从细胞结构基础上认识了人体的结构、组织、生长、发育及疾病产生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人体生理及病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平衡针灸理论,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对疾病的产生条件、发展过程及防治方法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细致的、全面的分析及研究,揭示了疾病产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提出了平衡医学理论,使传统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相接轨。对针灸防治疾病的生物基础进行了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使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融为一体,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针灸学,创立了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各学科均向纵深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也增多,相互间依赖及合作性亦在逐渐加强,所以仅靠单一学科的探索,仅靠传统的、常规的手段去识别和捕捉发展的机遇已越来越困难。因为每一个人都生存在地球上的社会群体之中,依赖于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与其周围环境条件相适应,适者方能生存,所以个体必须调节机体的生存能力去适应周围环境的千变万化,如果个体不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就会产生机体平衡系统失调,其结果产生疾病。例如随着人类盲目地开采原材料,不知恰当地处理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垃圾,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造成自然生态平衡失调;同时,现代人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及社会压力,也只知拼命地学习、工作,加之没有节制地生活,耗费着机体的有限精力,使个体:“腹背受敌”造成人体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平衡失调而产生疾病。平衡针灸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同样受大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平衡针灸学科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多学科密切相关。
概而言之,诸多不平衡因素的存在,引发了平衡医学理论的研究,平衡针灸学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以中医阴阳整体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物质基础,进行了系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王文远平衡针灸--官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