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平衡针灸
背景:
阅读新闻

急救应用:平衡针有效改善一例术中心肌缺血加重病例,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了新的干预技术。

[日期:2023-05-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消息来源:徐艳伟

编辑修订:于 波

版面设计:张 建

 

音频审核中,可继续编辑其它信息(一)急救应用:平衡针有效改善一例术中心肌缺血加重病例......00:0004:50未加入合集(二)急救应用:平衡针有效改善一例术中心肌缺血加重病例......00:0008:28未加入合集

  2023年4月21日,我院收治一位确诊闭孔疝的82岁老年女性病例,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术前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T波改变;术中发现ST段下移至0.22-0.25mv,心肌缺血较前加重,经过平衡针灸应激性干预后,患者心电图ST段恢复至正常值范围0.05-0.15mv,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心肌酶较术前降低。平衡针有效改善了术中患者的心脏供血不足,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了新的干预技术。现将病例简要报道如下:


一、术前检查摘要:

  患者,女,82岁。因闭孔疝、完全性肠梗阻急诊于我院,拟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均口服药物治疗。于院外就诊时查电图示(4月16日):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异常:提示前侧壁和下壁心肌缺血。4月21日急诊于我院,术前查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I,II,III,AVF T波改变 )V1-V6 T波倒置。心脏彩超示:左房扩大,二尖瓣中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主动脉瓣少量返流。肺动脉瓣少量返流。左室收缩功能:EF 73%,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升高:34mmHg,心包少量积液。肺功能示:MVV 41.4 L/min .FEV1.0/FVC 85.51L,轻度限制性通气障碍,小气道功能正常。术前心功能III级,心电图两次均提示心肌缺血,心房纤颤。肺功能可,术前查两次心肌酶:a-羟丁酸脱氢酶均高,肌红蛋白也增高,说明有心肌缺血。


二、术中麻醉监测摘要:

  入室时测血压132/90mmHg,呼吸16次/分,心率67次/分;sp02未吸氧94%,吸氧后可升至97%。在慢诱导下成功气管插管后,术中以七氟烷(MAC 0.8-1.0)和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1.0ng/ml)维持麻醉。术中心室率控制在55-70次/分波动。血压维持在基础值的20%波动,根据手术情况适当调节血压。术中常规心电监测和麻醉气体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术中心电图显示一直为房颤心律,其中ST监测,术前为0.15-0.18mv,正常ST段值为0.05-0.15mv,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术前患者已有心肌缺血,于术中于16:44-16:45发现ST段下移至0.22-0.25mv,心率波动在57-67次/min之间波动,心电图显示节律不齐,心房纤颤。


三、平衡针术中应激干预疗效摘要:

  手术进行中,16时44分—16时45分,心电监护ST段下降至0.22-0.25mv。于16时44分50秒立即针刺平衡针灸靶点心病穴,16时44分55秒,ST段数值出现减小迹象,效果不明显,强化性针感出针后,观察ST段下移数值于16时45分开始逐步减小,于16时46分ST段恢复到正常值范围0.05-0.15mv,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查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II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T波低平(I,II,III,AVF,V6),T波倒置(V2-V5)。5、心电轴右偏。较术前已转为窦性心律。心肌酶:术前肌红蛋白117U/L,a-羟丁酸脱氢酶205U/L,术后复查心肌酶:肌红蛋白72.27ng/L,a-羟丁酸脱氢酶183.30U/L,平衡针干预后心肌酶较术前降低。


四、病案分析:

  患者是82岁高龄老人,在全麻下行腹腔探查术,术中通过心电监护发现 ST段下移至0.22-0.25mv,说明心肌缺血加重,易发生心衰和心梗等严重病变,通过术中平衡针应激性干预后,患者的心肌缺血问题得到了缓解,安全度过手术危险期,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心肌酶下降了,说明平衡针在术中的应激性干预是有效的。探讨平衡针有效机制,对于提高临床麻醉水平,确保病人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意义重大。

1、病理基础是心肌缺血

  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有高血压病史。术前有房颤和ST改变。心房纤颤是窦房结正常的冲动传导不下去,形成了异位起搏点,根源在心肌缺血,不能有效的射血,心房产生自主的收缩,心房纤颤时心室充盈减少,在应激状态时,若心房收缩消失,心排量将明显减少,以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衰。房颤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经血液循环引起栓塞,心脏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发生脑卒中。

  病人患有冠心病,行支架植入术后,本身冠心病,冠脉狭窄使冠状动脉舒张压比主动脉舒张压低,而LVEPD(左室舒张期末压)升高,从而导致心内膜缺血,并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而心肌缺血本身又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低下和LVEDP升高。双重因素导致病人术前有心肌缺血,心房纤颤。术中发生心肌缺血与患者的原发病,手术应激,术中肠管坏死导致毒素吸收,加重了心肌负担和心肌的毒性作用。在此时只能观察,在没有血流动力学紊乱时,没有用药指征。术中用镇痛药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和七氟烷麻醉药吸入,间断给于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病人疼痛传递和肌肉收缩以及意识被暂时阻断。但病人的自主神经调节反射是存在的。

2、平衡针干预的意义和作用

  在全麻术中患者出现ST段下移,我们常规在未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前,只能严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该病人情况特殊,如果不提前干预,很容易进一步演化为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心肌缺血加重,且高龄,一旦出现严重心肌缺血和心房颤动,处置不当容易危及生命。在术中采用平衡针心病穴应激性干预后,发现心电活动的ST段逐步恢复正常,心脏供血改善,避免了术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保障了病人的安全,术后心电图提示心脏节律恢复为窦性心律,复查心肌酶也降低了,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平衡针是王文远教授继承中医学精髓,并不断创新,在研究防治军事训练伤的基础上,发展为疼痛学科,由疼痛学科延伸到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最后延伸到急救医学,形成了“安全、单穴、3秒见效”的急救技术优势,并在临床急救应用中获得成功。其在急救应用中,可为临床医师在急救现场没有医疗设备检查、诊断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作为第一干预技术在第一时间,根据患者症状采取及时有效的针刺应急干预,为进一步诊治赢得时间。该病例在术中通过心电监护查看心脏的功能,S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加重,通过平衡针应激干预,及时纠正了心脏的缺血状态,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撑。

3、平衡针应激性干预机制

  现代医学研究,全麻手术中,病人疼痛传递和肌肉收缩以及意识被暂时阻断,但病人的自主神经调节反射是存在的,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迷走神经,前者兴奋心脏活动,后者抑制心脏活动。心交感的节前神经纤维起源于胸1-5灰质侧角神经元,随后主要在星状神经节与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交感节前神经纤维较长,为胆碱能神经纤维。交感节后神经元得到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房室节,房室束和心房、心室肌细胞,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心迷走神经节前神经起源于延髓,进入心脏后,神经末梢于心肌细胞形成突触联系,递质为乙酰胆碱。节前节后纤维均属于胆碱能神经。心脏接受压力或牵张刺激的传入神经纤维,主要在心迷走神经内,而接受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觉的传入神经纤维主要在神经干中。正常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对心肌收缩性影响最为重要,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心房,心肌的传导系统,除增加心率外,由于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兴奋β1-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使冠脉舒张。

  正常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对心肌收缩性影响最为重要,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心房,心肌的传导系统,除增加心率外,由于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兴奋β1-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增加。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冠脉舒张。自主神经系统虽然不受意识控制,能够实现自我调节,但是其最高管理系统在大脑,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中枢神经的支配下进行的。

  探讨平衡针治病机理,当针刺心病穴时,可能通过前臂背侧神经或者正中神经,将生物电信息通过脊髓后脚传递到脊髓灰白质,经过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传递到丘脑腹外背侧核的心血管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下传到脊髓侧角的交感纤维和前脚的运动神经纤维,通过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节,使冠脉舒张,改善了冠脉循环,增加了冠脉的灌注压,改善了心内膜下缺血,使外周血管助力降低,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维持循环相对稳定状态。

  现代中医平衡针灸学科创始人王文远教授提出,平衡针灸技术定位是大脑中枢的调控系统,其靶点定位大脑基因程序的开关系统。平衡针干预的科学原理在于快速启动人体的紧急干预自救系统,激活大脑中枢系统。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探索,成功发现外周神经靶点,在生物电信息系统作用下使失调紊乱的大脑中枢指挥系统瞬间恢复相对的平衡状态,依靠患者自己达到对病变靶位新的平衡,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以中枢神经调控体系为核心的平衡针急诊干预技术。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973项目—平衡针课题基础实验研究证实,平衡针大脑中枢干预的最佳时间为45‰秒,大量神经递质、免疫物质、内源性吗啡等激素的释放,为临床急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

  综上所述,平衡针应激性的干预在术中改善了患者心肌的供血,纠正了心脏的不正常节律,为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了助力。虽然平衡针应激性干预产生了应激性的疗效,但是病人的病理改变并未得到根本纠正,一次有效不代表治愈,因为患者疾病的科学程序没有改变,大脑疾病基因程序没有改变。如果患者在术后坚持平衡针灸干预,通过平衡针促进大脑升级,全身九大系统都会得到改善和提升,通过整体功能的改善达到疾病的自我修复,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更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平衡针灸张建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