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平衡针灸
背景:
阅读新闻

薪火相传: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提出心理平衡的标准和特点,提高应对家庭、社会、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日期:2022-10-04] 来源:  作者: [字体: ]

作者:王文远

整理:于 波

设计:张 建

 

  心理平衡是现代脑的功能。心理学是遗传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的现代大脑,是先天遗传基因和后天进化基因而形成的现代大脑心理学。心理平衡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生存环境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平衡的标准就是运用平衡法则这个扛杆来衡量检测、指导我们心理平衡,来适应家庭、社会、生态环境;特别达到保持对不良心理刺激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心理平衡。心理平衡应是积极的、旺盛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发展变化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心理平衡的标准


一、心理平衡的标准首先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社会是复杂的,社会又是残酷的,如何提高生存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的心理顺其自然,与时俱进,只有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才能做到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

    一个人在人生长河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能不能处理解决遇到的社会问题,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我认为逃避是逃避不了的,只有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做到不仅要被动地去适应,而且还要主动的去适应,这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平衡的重要标志。

    人的适应能力往往与人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关系。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格特征,认知意识水平,耐受控制阈值,社会处理能力,与时俱进的科学信仰,拼搏奋斗的人生目标,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洪流中的心理定位、生理定位、社会定位。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大脑皮层调控的最高层次的意识,心理活动的过程又是受意识的制约。当一个人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会体现一个人的躯体健康、思维敏捷、逻辑严谨、反应灵活、情感表达恰如其分。


二、心理平衡的标准体现在对家庭环境的适应能力。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是社会稳定的细胞。家庭不仅承载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更重要的满足了两性之间的心理与生理需求,维护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建立构成了男女双方避风的港湾,共同来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面对各种困难挫折,共同携手并进的终生伴侣。婚姻的缔结标志了一个人正式撞入了的围城,肩负起对配偶、子女、双方父母、对社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真正把自己的幸福融于爱人、孩子、整个家庭之中。男女是阴阳矛盾的结合,又是夫妻情感的统一。但是由于男女双方的年龄、阅历、家庭出身、文化程度、经济基础、思想觉悟、心理素质不同,直接反应了不同的思想、道德、文化、政治、经济、个性、修养、处世能力等。

      从心理平衡角度来讲,由于男女双方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的染色体所反应了不同的心理特点是相反的。从男性来讲对问题的看法、认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上大多数是宏观的、长远的、整体的,而女性对问题的看法、认识、思维方式、处世原则上大多数是微观的、现实的、具体的,无论谁来转变对方、改造对方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夫妻双方要在人生的长河中如何做到和平共处,必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共同承担起家庭的重任。通过临床调查,80%以上的器质性病变来源于心理疾病,80%以上的心理疾病来源于生存环境,80%的生存环境来源于家庭环境,80%的家庭环境来源于夫妻关系,80%的夫妻矛盾来源于相互间的不了解。


三、心理平衡的标准反应在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生态环境是指地球生物因素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和非生物因素的气候变化的水、土、光、热之间相互依赖、共同生存发展的自然世界。实质上是研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只有按照生态学的自然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们人类自己。

  作为有生物价值的高级动物——人,也和其他动物一样,也必须顺其自然,适应环境才是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人类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去改造环境,或者改造自己来适应生存环境,来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否则不适应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变化,那就必然会被淘汰。

 


四、心理平衡的自我评价标准

1. 心襟坦荡,胸怀博大,具有容人之量。

2.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能够从容安逸。

3. 性格开朗,情绪乐观,笑口常开经常。

4. 心地善良,能为他人着想。

5. 斗志旺盛,事业心强,有追求有理想。

6. 适应性强。

  只有做到以上标准,才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逢得意不轻浮,到逆境仍从容,对诽谤修竹有情,对误解热血能化……,才不致于心胸狭窄,嫉火攻心,思维混乱,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消化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才能不断培养、提高、陶冶自已的情操。才能使人青春长驻。


心理平衡的特点

  心理平衡是指每个人通过神经调控系统对一切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正确认识和反应。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具有高级的心理行为能力,参加社会活动,从事生产劳动,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这是人与其他动物本质的区别。平衡医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的研究主体是心理(也是指人的大脑高级指挥系统)。心理研究主体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其它因素。如年龄、性别、文化、职业、遗传、体质、生活习惯、自我扰乱、职业行为、性行为、道德观等,都将不同程度对心理平衡产生反效应。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通过人体的视觉、听觉、味觉、知觉、感受器初步接受了外来刺激,迅速将刺激转换为信息,然后通过信息系统快速反馈于中枢调控系统;大脑调控中心接收信息后,立即作出相应部位所产生的作用后,再次变为信息二次返回大脑中枢调控系统。当大脑中枢再次感知这些信息后,便产生于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两个方面,对心身有益的称之为平衡反应,如果心情高兴、心情愉快,大脑就会释放幸福激素,分泌多巴胺等有益激素,促使我们的大脑自动升级。相反对心身有害的称之为失衡反应。如果我们心理不高兴、不愉快,高度的精神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烦躁、甚至嫉妒、仇恨等不良情绪,就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激素,肌肉紧张度会提高,血压、心率、血糖水平也会升高,代谢功能紊乱,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或被摧毁,就会促进冠心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提前发生。这种平衡与失衡的特点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

  平衡针干预的首先是现代脑的心理程序升级,首先是对心理失衡心理疾病的干预,清除大脑储存的负能量,清除雾霾心理,这样就为原始脑生理和病理的修复创造了条件。

更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平衡针灸张建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