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平衡针灸特色名医表彰大会开幕
5月10日至11日在京召开了“国家973课题平衡针灸临床骨干人才高层论坛暨首届全国平衡针灸特色名医表彰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市(台湾、香港)200余名平衡针灸临床骨干参加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973课题负责人、平衡针灸学创始人王文远教授重点报告了在原有平衡针灸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靶点靶位中枢调控学说”理论,这将是平衡针灸学科创立以来平衡针灸学理论又一次实质性的飞跃,为将来平衡针灸学的发展、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振吉教授
平衡针灸学科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973平衡针灸课题负责人王文远主任医师经过40余年潜心研究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先后被列为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国家973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民政部老年病课题项目。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
平衡针灸学是以中医阴阳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的调控下,间接地依靠病人自己去治疗自己疾病的一门现代针灸学。通过国家973课题项目资助,使平衡针灸学科理论得到更深层次的创新和升华。
王文远教授
王文远教授认为平衡针灸学理论核心是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生理健康的标志。心理失衡又是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人体的最高平衡系统。心理失衡(中医认为致病因素是七情)不但可以改变遗传基因程序,还可以提前启动、激发重大疾病的发生。心理失衡是引发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平衡针灸通过针刺分布于四肢周围神经上的特定靶穴来调节、修复大脑基因程序,使失调、紊乱、破坏的中枢管理程序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间接地依靠病人自己去调节、修复、治疗病人自身的疾病。平衡心理贯穿于我们整个生命过程之中。从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到有病群体的自然医学干预, 从从事保健医学的上医,到从事临床医学的“下医”都是围绕着心理与生理、生理到病理、病理与生理、生理到心理的整体平衡为目的。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高级中枢系统每分钟可接收6000万个信息,这些信息都贮存在神经细胞的化学反应器上,通过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来完成对环境刺激的应答。简而言之,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作用下,首先使感受器发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通过大脑高级中枢的分析与综合作用,产生的兴奋或抑制过程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的过程。平衡针灸的作用原理就是利用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传入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对接收外界给予的较强信息立即作出应急反应,充分调动体内所贮能量物质——中枢递质,以最快的速度、最佳捷径,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出神经和一切可利用的其他信息通道,到达病变的子系统。
表彰大会现场
基于此,王文远教授提出“靶点靶位学说”,强调在通过针刺位于人体外周神经上的“靶点”(靶穴),在大脑中枢“靶位”的调控下, 3秒钟90%以上病人见效,形成了中医的重大技术优势。人体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完成大脑中级中枢对子系统的管理科学,具体自身的调节功能。
另一重大创新在于对反应点规律的研究。中医认为:“有诸内必行于诸外”。 40多年来,王文远教授观察了位于四肢体表及皮下软组织的部分变化,从中发现不同的脏器疾病有着不同的体表反应规律,有的脏器呈多个反应点,就最多最明显最有代表性的反应点进行研究,在临床观察中不同脏腑疾病反应在不同的区域范畴,但大多数有着明显的特异性区域性。
比如说:肩周炎患者的反应点的体表分布最多最集中,区域定位于下肢腓骨小头至外踝连线的上1/3处。颈椎病患者的反应点的体表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定位于手掌背面,分布无名指、小指指掌关节结合部。同时,反应点在不同区域内可以呈现压痛,皮下结节,索条状物质,皮肤色素点等不同表现。临床观察中一般性疾病很难找到体表的反应点,发病一个月以上反应点才显示。时间越长反应点阳性率越高。这说明,反应点多数体现机体实质性损害。
在临床探索的肩痛穴的反应点,颈痛穴的反应点,腰痛穴的反应点,通过针刺反应点确有实效。肩痛穴反应点首次(3秒钟)见效率97.85%,颈痛穴首次(3秒钟)见效95.78%,腰痛穴反应点首次(3秒钟)见效率95.67%。从解剖分析来看,针刺反应点的靶穴有效原理主要与针刺神经有关。因为反应点附近均为神经分布密集区。针刺后通过神经传递将医生的指令性信息直接传达到大脑中枢负责肩关节、颈部、腰部的运动中枢,在神经靶位的调控下,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目的。其作用原理符合王文员教授之前提出的中枢调控理论。
“靶点靶位学说”、“反应点规律学说”的提出是对平衡针灸理论又一重大突破,为平衡针灸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也必将引领平衡针灸理论达到新的发展研究高潮,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平衡针灸已经形成具有安全(无副作用)、有效(3秒钟)、简便(一病一穴)、价廉(成本一根针)的技术特色,迎合广大农村与社区老百姓的需求,真正解决老百姓看难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