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文化是王文远教授总结50年行医经验,提出的以生命科学为起点,以人性为本,通过平衡自我获得身心健康,进而促进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文化。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传统医学就关注到心理因素对于健康的重要影响。王文远教授通过数十万病例的临床实践,总结提炼出心理失衡导致疾病产生的机制和具体影响,发现并且验证了心理干预和中枢干预修衡能够重建生理平衡,有效预防、延缓、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在继承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平衡的创新理论,进而延伸提出平衡文化的概念。
平衡文化基于世间万物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认识,承认并尊重心理与生理、精神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核心是“平衡”二字。既包括平衡心理上的进与退、取与舍、欲与行、利与义,平衡物质上的进与出、施与夺、利与害、变与恒,也涵盖平衡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关系本身。其中人的心态平衡是平衡的支点,只有心态平衡才能明辨是非、量力而为、安身乐业;只有心态平衡才能审时度势、平衡权利与义务、平衡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与冲突;只有心态平衡才能不急功近利,不涸泽而渔,科学的保护和开发自然。
平衡文化旨在弘扬精神文明,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人与人之间友善关系;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富强、进步;建设原生态、适宜居住、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既是主导历史、自然进程的重要力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也对人的健康、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平衡文化提倡尊重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生态的科学法则和客观规律,尊重生命、尊重历史,认清现实、在适应中求平衡,在变化中求平衡,在发展中求平衡。只有在思想和行动上遵循平衡的理念,才能达到身心健康,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社会之间相依共进,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共荣。
平衡文化的现实意义,在于提出了平衡是维护自然环境、维护世界和平、维护社会安定、维护家庭和睦、维护个人健康的理念指引,以及获得平衡的途径。王教授指出,树立崇高的信仰,铸造高尚情操;用动态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和历史时代,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守信念,承担责任,不受诱惑,不惧困难;本着赤子之心,从善意出发;通过创新谋求发展,为构筑梦想、实现理想、追求真理而不断努力,修心才能养生,进而齐家、富民、兴国、安天下。这不但是平衡个人身心健康的途径,也是建设文明社会,维护自然生态文明的基石。
王文远教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平衡文化。他16岁学医,参军后从基层部队做起,刻苦钻研,靠实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怀抱复兴国医、强军强国的伟大梦想,几经曲折,数度起落,初衷不改,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神针绝技,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年近古稀依然耕耘不辍。他发明的平衡针和平衡理论为我国国医事业的发展再谱新篇,是个人成功的经典。
王教授从医50余年,他的病人有国家元首,也有乡村百姓,他深入全军7个战区和陆、海、空、二炮、总装系统的2000多个连队,治疗训练伤10余万人次,深入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宁夏、内蒙、黑龙江、吉林、广西、四川、山东、湖南、广东等地,在边疆、农村、社区义诊8万余人次,门诊量突破60万余人次,他给与病人生死肉骨之恩,只为悬壶济世、造福于民。王教授一生淡泊名利,把毕生所得医学精髓无私的奉献给军队和社会,先后举办军内外学习班300多期,培养了3万余名技术骨干,成立1000多个平衡针灸临床治疗中心,遍及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和世界50多个国家与地区,为军队训练伤防治、基层医疗、战场急救和地方医疗事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尽忠报国的典范。
王教授不仅桃李天下,他的事迹和精神启迪和鼓舞了无数的人。他提出“平衡针灸,源于众生,悬壶济世,鞠躬尽瘁”,号召每个平衡针学员完成3000人次的无偿义诊。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无偿义诊已经成为弟子和学生的自觉行动,多年来平衡针灸团队深入部队,农村,边疆,社区,家庭,为群众义诊超过1000万人次,以实际行动服务百姓,传播科学健康文化,传递积极能量。时至当今,王教授还在为创新奉献、尽忠部队、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而不断践行和追求,无愧于当代精神文明的楷模。
(全军平衡针灸中心——刘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