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作者:王文远
时间:2025年第36卷 7期 4月(上)
王文远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100126
国家卫健委等 16 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建 立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显著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改善超重、 肥胖及体重过轻等异常。肥胖症被列为慢性病防控核心,与 200 余种 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密切相关。强调从“治病为中心” 转向“预防为中心”,遏制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趋势(我国 6-17 岁 儿童超重率 11.1%、肥胖率 7.9%)。我国将肥胖症防控提升至国家战 略高度,通过政策推动、医疗规范、全民宣教和多部门协作,构建“预防干预 - 管理”全链条体系,目标是降低肥胖相关慢性病负担,提升全 民健康水平。平衡针灸作为一门现代针灸学科,以“中枢调控、基因 修复”为核心理论,通过针刺外周靶点穴位,激活人体自身调节系统, 实现对肥胖症及相关“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整体干预, 为肥胖和肥胖症的干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肥胖受到全社会关注
肥胖属于生理性体重超重不属于疾病范畴,肥胖症属于慢性代谢 系统疾病。随着改革开放人才的竞争,造成心理压力的增大,加上不 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已经成为 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据统计 2025 年全球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已超 过 21 亿,占成年人口的近 50%,其中男性约 10 亿,女性 11.1 亿。儿 童及青少年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在 2025 年全球 5-19 岁儿童中,超重 或肥胖人数预计达 7.46 亿。 2025 年中国成人超重率 34.3%、肥胖率 16.4%,超重肥胖总人数已超 5.2 亿。
二、单纯肥胖与肥胖症的定义及病因
(一)定义
1、单纯肥胖(生理性)
单纯肥胖是指体重超过健康标准(通常 BMI ≥ 28 kg/m2 ),表现为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属于一种生理状态。 2、肥胖症(病理性) 肥胖症被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理性疾病,特征是脂肪过度 蓄积且伴随代谢异常或健康损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二)病因 1、单纯肥胖:肥胖多由热量摄入过剩、运动不足或药物(如糖皮 质激素)导致,不一定存在病理因素。
2、肥胖症:除饮食与生活方式外,还与遗传因素,代谢与激素异 常,心理与社会因素,肠道菌群紊乱、疾病与药物影响,慢性炎症等 病理机制相关。
三、单纯肥胖与肥胖症的表现与风险
(一)表现
1、单纯肥胖(无症表现)
单纯肥胖可能仅表现为体重超标,部分人无其他不适症状。
2、肥胖症(病理表现)
肥胖症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如气急、关节疼痛、焦虑抑郁、睡眠呼 吸暂停,以及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
(二)风险
1、单纯肥胖(潜在风险):单纯肥胖伴有心理不正常,可能增加 慢性病风险,但短期内未必直接致病。
2、肥胖症(面临风险):肥胖症以是“三高”病理表现为标志, 具有明确增加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 2 型糖尿病、骨关 节炎等严重疾病风险,需要系统综合进行干预。
肥胖症不仅是体型改变,更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疾病,其表现与风 险具有累积性和系统性特征。早期识别内脏脂肪堆积和代谢异常,结 合多维度干预(生理 - 心理 - 社会),是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
四、单纯肥胖与肥胖症的防控干预
(一)膳食平衡可以调节肥胖与肥胖症
膳食平衡的核心是正确认知生命的支撑,正确认知营养的支撑, 正确认知心脏发动机的支撑,正确认知现代脑与原始脑的命运共同体 的支撑。通过膳食平衡防控肥胖的核心是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 制热量摄入与营养均衡,形成可持续的饮食习惯,避免热量过剩导致 脂肪堆积。特别强调要尊重从小构建的饮食习惯:原则上从小喜欢吃 什么就吃什么?因为从小自动形成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 已经适应了我们的心理的需求和生理的需求,关键是适应了我们中华 民族几千年饮食文化的需求,核心是适应了我们肠道菌群的需求。
(二)运动平衡可以控制肥胖与肥胖症
运动是防控肥胖的核心手段之一,通过消耗热量、改善代谢、调 节身体成分等机制发挥作用。运动我们强调的是运动的平衡,运动量 过大对身体是一种伤害。要根据每个人的基因需求,性格需求,职业 需求,平台需求等,强调每个人的运动量与运动度是不一样的。运动 防控肥胖的核心是通过规律运动创造热量缺口、提升代谢,同时结合 合理饮食,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健康习惯。重点不在于“剧烈运动”, 而在于“科学规划和坚持”。
(三)心理平衡可以预防肥胖与肥胖症
心理平衡在防控肥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通过调节情绪、行为、 代谢及激素水平等多维度影响体重管理。心理平衡的核心是正确认知 生命科学程序,正确保护生命科学程序,正确维护生命科学程序,从 而保障心理脑的空天安全,为原始脑的基因运转创造条件。研究表明, 长期心理压力(如慢性焦虑)会升高皮质醇水平,促进脂肪合成,同 时抑制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肥胖风险。心理平衡通过降低皮质醇波动,减少“压力型肥胖”的发生。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瘦素(抑制食欲) 和饥饿素(刺激食欲)的正常分泌,避免激素失衡导致的食欲失控。 体重管理的核心不仅是“管住嘴、迈开腿”,更需“稳住心”—— 通过情绪调节、压力管理和积极认知,建立可持续的健康习惯,实现 身心协同的长期体重控制。平衡针通过清除现代脑的心理雾霾,促使 机体释放多巴胺等快乐激素,心情愉快了,压力减轻了,就为原始脑 的生理代谢平衡创造了条件。
五、肥胖症的平衡针干预
现代医学针对单纯肥胖主要通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 调整,通常无需药物或手术干预。针对肥胖症采取了对症干预的思路, 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如奥利司他、二甲双胍)甚至手术(如抽 脂术、胃旁路术)。平衡针干预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调节“两脑平衡”(现 代脑心理平衡与原始脑生理平衡),核心是通过现代脑的心理平衡, 清除干扰基因程序的不良信息(雾霾心理),恢复基因程序正常运转, 促使机体自动启动减脂机制,并确保“三高”得到有效的治疗,为肥 胖症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
(一)高血压平衡针中枢干预技术:肥胖通过血流动力学负荷增加、 神经内分泌紊乱、脂肪因子失衡等多途径升高血压。防控肥胖是降低 高血压风险的核心策略。一旦形成高血压必须进行有效的药物和技术 干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重大疾病发生的风险。高血压的 形成反映的是心脏血液动力学不足,按照基因调控程序采取的加压状 态就是血压高。高压代表的是脑压(大脑供血不足的病理反应),低 压代表的是心压(心脏供血不足的病理反应)。大脑中枢神经干预的 靶点:大脑供血不足针刺降压穴,心脏供血不足针刺心病穴,通过大 脑中枢调控缓解心脏的供血压力,同时缓解大脑供血的压力。通过中 枢调控同时缓解脑部与心脏的供血压力,打破高血压恶性循环。
(二)高血脂平衡针中枢干预技术:肥胖,尤其是体脂过度堆积(特 别是内脏脂肪增多)是高血脂(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的重要诱因。血脂高的形成反映了心脏动脉硬化引起的 血液动力学不足,增加冠心病、脑中风发生的风险。病理分析是由血 脂浓度高沉积在血管壁上,时间长了造成动脉硬化,阻碍血液的流动, 造成心脑血液动力学不足产生的病理状态。大脑中枢神经干预的靶点 是降脂穴,降脂穴的功能是缓解心脏血液动力学的核心问题。针刺降 压穴缓解大脑中枢的供血不足问题。
(三)高血糖平衡针中枢干预技术:肥胖,尤其是体脂过度堆积, 特别是内脏脂肪增多是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 的核心危险因素。血糖高是由胰脏功能下降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 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大脑中枢神经干预的 靶点是降糖穴,通过针刺降糖穴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分解 酶活性,提高基础代谢率。针刺降压穴增强现代脑雾霾心理的调节功能, 针刺降脂穴增强心脏发动机的自我修复功能。
平衡针灸通过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实现了对肥胖症“三高” 的调控和干预,核心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上的特定靶点,帮助肥胖症患者首先清除现代脑的心理雾霾,启动“三高”疾病修复基因程序, 确保基因程序的正常运转。平衡针灸从中枢层面打破“三高”(高血压、 高血脂、高血糖)互为因果的病理链条,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及器官损 伤风险。
六、总结
平衡针干预的核心是以“两脑”平衡为核心,两脑平衡是以现代 脑的心理平衡为核心。生理的肥胖与病理的肥胖都是我们现代脑的中 枢指挥系统的功能调节问题。肥胖是营养摄入与能量消耗不平衡所致, 继发性肥胖是以三高代谢系统疾病所致。这就明确提出了肥胖与健康, 肥胖与疾病,肥胖与死亡的关系问题。肥胖与肥胖症是可控的、可防的、 可治的。通过心理平衡、膳食平衡、运动平衡以及平衡针灸技术的综 合应用,实现预防与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和慢 性病的负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附件:中国第一家《北京中西医结合肥胖症研究治疗中心》简介
一、北京中西医结合肥胖症研究治疗中心
二、成立时间: 1987 年 5 月 5 日至 1993 年 5 月
三、挂靠单位: 北京卫戍区 292 医院
四、组成人员
(一)中心主任: 高寿征: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兼任)
(二)中心副主任: 贾宝鹏:北京市石景山中医院副院长(常务副主任) 李饽(北京卫戍区 292 医院院长)
(三)专家组成员: 危北海(北京市中医院中医药研究所长) 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还有北京儿研所的专家,北京酒仙桥职工医院专家,办公室主任郭笑 雪
(四)、开展项目: 中药减肥新药:专家提出 8701、8702、8703、8704、8705,5 个形号, 北京军区卫生部批准院内制剂。其他还使用减肥西药,吸脂减肥,针 刺减肥。
(五)、学术会议 1987 年 10 月在 292 医院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肥胖症中西医结合学术 大会》,制定了肥胖症的纳入标准,疗效标准。
(六)、申报课题 1987 年申报了北京地区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课题,1990 年获北京市科 技成果二等奖
(七)、成立国家二级学会 1989 年 5 月成立了中国保健学会肥胖症专业委员会
( 此文由王文远教授亲传弟子原济南军区首保专家于波主任协助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