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远
整理:于 波
设计:张 建
心神调控学说是平衡针疗法的理论基础、理论核心,因为它来源于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心神调控不但代表了针灸理论核心,而且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实质上心神调控学说就是现代的中枢调控学说。中医对心神调控理论早在《黄帝内经》脏腑学说中就已经进行了明确阐述。把心脏明确为“心为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这些由大脑所赋予的对机体五脏六腑的指挥调控功能都归功于五脏之首—心。因此,“心 ”不仅代表了我们生理功能上的心,更是代表了我们生理上的大脑高级中枢调控系统。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正巧与两千多年以前我国中医理论相吻合。人的心理活动实质上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也是大脑的生理功能的具体定位和体现。中医学则把大脑生理功能活动归属于心,也就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相一致。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统归于五脏。
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化生五气,五气化生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但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引发出神志病变。所以“愁忧恐惧则伤心”(《素问·邪气脏腑病形》)。古人把心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即人体的最高主宰和最高统帅。其与心藏神而主神明的功能是分不开的。所以明代张介宾医家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为进一步阐明心为主宰统帅的定位,又明确提出了“心脑同源”的心脑定位学说。从以上论点来看,人的大脑心理活动从现代医学讲直接影响到人的脏腑的生理功能。只有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能够作出及时的正确的反应。相反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活动的异常,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糜,甚至昏迷等各种生理与病理的各种表现。中医讲的心神调控学说是人对无数外界客观事物或现象通过君主之官的正确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应激反应。
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要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外环境如何必然影响到内环境的平衡。古人对脑的认识在《锦囊秘录》中记载“脑为原神之府,主持五神,以清节脏腑阴阳四肢百骸之用”。“脑为髓海”,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这些不仅阐明了大脑是人体的指挥控制中心,而且进一步阐明了大脑最高指挥系统是通过脊髓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在《医林改错》中更加明确的将语言记忆等思维活动,以及视、听、嗅等感官功能均归功于大脑。
因为中枢的理论核心是以心脑调控平衡为核心,因此各脏器在心脑的调控指挥下,保持阴阳水火五行气血脏腑经络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保持机体的协调统一;完成心主血脉而藏神明,肝主疏泄而藏血,脾主运化而统血,肺主呼吸而通调水道,肾主水而藏精的整体平衡,按照先天基因程序来完成心对机体的调控管理程序。仅从上述功能也完全符合现代医学调控理论,大脑中枢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心对机体各系统的程序实施调控作用。例如,临床中经常遇到的“皮质源病”,就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当人的大脑皮层过度紧张,脑细胞能量消耗过多,脑调控机能下降,致使植物神经失控,必然出现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增加、胃液中氢离子透入粘膜,使胃粘膜瘀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