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平衡针灸网
主题报告:王文远
文献摘录:张 建
审 定:于 波
编 辑:张 建
投 稿:
wwy01@sina.com
平衡针灸创新技术30多年前在总后卫生部的组织下,就在全军推广,特别是在作战值班部队推广,发展到七个军区,四个军民中推广,现在五个战区推广。推广的核心就是围绕着部队的军事医学平衡针灸治疗部队训练伤的大文章,因为部队是要打仗的。
我是1964年当兵,1961年学徒,学了三年徒当的兵,我是我们国家第一批师带徒的学生,这是有文献可查的。1959年国家卫生部下发文件抢救老中医的经验,1961年才到了我们山东临沂。但是通过三年的学徒白天随师父抄方拿药,每个月到县医药公司购药,利用晚上早上时间背诵的10几本中医书藉,都是清朝以前的书,都是手抄本。给我的感觉就是学习中医太困难了,当好中医更困难,以后必须把中医改了,改为现代人的中医。当时看《四部经典》,看《黄帝内经》就像看天书一样根本就看不懂,看不明白。现在再看《黄帝内经》看的很清楚,平衡针的很多技术理论依据都有。比如“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为平衡针灸定位神经找到了依据,“得气者立刻出针”为平衡针的不留针找到了支撑。它从另一个角度,是从生命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认知《黄帝内经》的情况下就一通百通了。
我们学习伟大中医,作为大学是系统学习伟大中医的基地,是我们国家培养中医高级人才的摇篮,中医的发展,中医的创新,中医的未来是靠你们。但是我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继承和创新是无限的。不能等继承完了再去创新那就永远创新不了,因为你继承都继承不下来又怎么去创新?这就形成了一个重大难题。我的临床体会是继承和创新同步开展,因为中医的传承在临床,中医创新也在临床。中医的创新是在临床接诊病人的疗效决定的,而不是基础研究也不是在理论研究,是在临床一线的疗效研究,通过临床疗效来检验来探索来研究中医技术的有效性,才能创新中医技术和创新中医理论。
可以讲是部队执行的要打仗打胜仗的历史使命,是部队的西医规范化标准化逼出了的。可以讲没有部队逼不出来平衡针创新技术,没有西医更逼不出平衡针灸学科。当时我想当兵以后能不能留在部队,关键是能不能给部队的军事医学作点贡献,把中医技术为广大官兵服务。通过军医学院补了一个西医课才懂得了神经,才简单的了解神经,由于西医的思维这才开拓了我的思路。训练伤是西医不治的一个小病,就选择了这个病不用花钱,针灸针不用花钱可以重复消毒重复使用,是这么一步一步坚持下来的。开始就一个肩痛穴用了六年多的时间才发明出来。
当时想走一个捷径,选择了我们传统20多个穴位,一个一个按照部队的需求单穴、三秒见效进行临床观察没有一个达到的。没有办法才从神经角度入手,一个肩痛穴用了六年多的时间从腓浅神经产生了我们传统针灸没有的针感。传统针灸代表性的足三里、内关、合谷穴位,这是学徒期间我扎的最多的穴位。但是腓浅神经产生的针感要比它多几十倍的针感,它的针感不是在局部,是在30公分、40公分以外的足面大姆脚趾和二姆脚趾之间出现的触电式针感,用到病人身上治疗肩周炎三秒钟的效果出来了。
在部队西医综合性医院里,我作为一个平衡针科主任,我的病房病案书写是西医的,检查指标、量化指标是西医的,诊断是西医的,疗效标准也是医的,里面只有就一条针刺什么穴位是中医的。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中医的大考,更是一个千年针灸的大考,不是中医考中医,而是西医考中医,容易吗?疼痛病人三秒钟能止痛吗?三高平衡针能降吗?体温能下降吗?白细胞能下降吗?平衡针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被逼出来的。才得到了我们北京卫戍区、北京军区、总后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我们卫戍区首长、北京军区首长、中央军委首长的认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将军,1995年亲自批示:"在北京卫戍区成立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王文远同志的中医技术应推广全军,“他的批示一步到位。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亲自批示,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题字。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是对创新中医的肯定。首长关注的不是我这个针灸医生,首长关注的是部队训练伤防治的大课题,西医没有解决确被一个针灸医生解决了,首长是站在全军全国的角度看待中医的针灸技术问题。平衡针是为这个要打仗的群体做的贡献,21世纪进入国家局,是西医逼出来的这个平衡针灸这个创新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