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祖国杂志
记者:杨 晨
时间:2020年第03期
日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介绍,截止目前,北京市派出多位中医领域的精兵强将参与这场与病毒抗争的战役中。他们不畏艰险,加强中西医协作,对病人进行会诊,效果显著。北京市的央属中医医疗机构和市属中医医疗机构,先后派出了59名医务工作者到线。从目前来看,疗效非常好。截止到2月11日,中医药治疗率总体为8425%。在中医药治疗患者中,使用中药汤药的比例达到67%,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含治愈出院和症状改善)达到74.1%。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肺炎疫情战斗中,中医中药大显身手。近日,本刊记者就走访了一位用中医针灸术对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老中医—一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专家、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教授。经过40余年潜心钻研,他创立了平衡针灸新理论、新方法、新穴位,形成了“安全简便、一人一针、一穴多病、3秒见效”的中医特色技术优势。
不忘初心,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王文远教授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与预防工作,发挥中医创新技术平衡针灸在疫情防控中的特色优势,有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特提出了平衡针灸脑技术干预机制,制定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平衡针灸脑技术干预指南,供平衡针灸团队参照执行。
平衡针灸定位脑技术,也称为针刺大脑基因修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抠神经靶轴整合下,达到病变靶位新的平衡,平衡针灸干预的核心是脑神经、脑基因修复技术。通过针刺强迫大脑自动升级,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修复能力,让病人自己治疗自己的疾病,充分体现中医扶正去邪的核心原理。
2020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天)大早,身着朴素的王文远教授依然如同往日一样满面春光,迈着矫健的步伐,端着水杯,走进了平衡针灸专家传承诊室。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期间正是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急速传播期,全国上下各级医院的防御战都已拉开。医院门口都已戒备森严,门口早已是警卫监守每位前来就诊者都要先测量体温,确认正常后,方可进入。但这好像丝毫也没能影响到心系病人的王文远教授。本以为还有一天就过年了,病人不会多了,但患者仍然络绎不绝,王文远教授一上午接诊病人60多人,都不叫一声累。
随着“哎,不疼了”,“确实好多了”,“呵呵,您真是神了啊”的声音从平衡针灸诊室里传出来时,已是正午时分。最后一位患者诊疗结束后,王教授仍不放心地向外张望,生怕有被遗漏的患者。
不忘初心,这个词在王文远教授身上有着很好的诠释,也是王教授长久以来一直坚守的原则。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依然没有停下为百姓服务的脚步,仍秉承平衡针灸,源于众生,悬壶济世,鞠躬尽瘁的大医精神,为异地求医的患者耐心诊治与讲解。病毒和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都是毁灭性的,那也没能阻碍这位老军医一惯的做事态度。作为军人的他,不辱使命,作为军医的他,更是以身作则,作为老师的他,时时刻刻为众弟子们做着表率。王教授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大医的使命,用德行证明了什么是大医的职责。王教授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老百姓需要的是明医,而不是名医,面对非常时期,他没有选择退缩,依然和抗战在线的战士们一样冲锋在前,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心守护着自己的一块阵地。
平衡针灸技术发展受到国家和军队高度重视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与推荐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承担的平衡针灸创新技术作为中医药特色疗法,于2007年正式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在973办公室的组织下,在项目组首席科学家方敏教授指导下,在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中心主任王文远教授率领下,经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医三院、北京老年病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课题组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课题规定的任务,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通过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平衡针大脑中枢干预的时间45‰秒,为临床3秒钟见效提供了科学依据”。“平衡针促进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为临床3秒钟镇痛提供了物质基础”。课题的研究为平衡针进一步深入探讨提供了技术平台,同时也为中医进入急诊医学、急救医学、军事医学创造了科技支撑条件。
平衡针灸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当时祖国大地开遍中医之花,老百姓采集加工中药,针灸、手针、耳针、水针、埋线、割治,针刺治疗聋哑,针刺手术麻醉等新针疗法应运而生,医疗队下农村,进工厂,到边疆,进步推动了中医文化、中医技术的普及。平衡针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在部队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仅仅围绕部队训练伤这个困扰官兵身心健康的大课题进行了长达40余年临床研究,先后深入全军陆、海、空、二炮、总装2000多个连队,治疗部队训练伤者10万多人,才成功创立了一种来自于部队特殊群体、特殊任务、特殊环境的实用针灸创新技术。以安全、单穴、3秒钟见效迎合了军队在非战争条件下的卫勤官兵保障需求,引起军委首长军区首长的高度重视。“八五”被列为总后卫生部、北京军区卫生部基层部队实用中医技术推广项目;“十五以后又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部向全国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全军与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平衡针特殊的临床疗效,但其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通过973基础研究来揭示平衡针反应点的作用机制,提升平衡针灸的创新理论。
他为患者以身试针,被扎得“千疮百孔”1964年,王文远应征入伍。当时,步兵战士中肩、腰、肘、膝等伤痛现象极为普遍,打针、吃药都不管用,王文远就用针灸为战士们治疗。但是,传统针灸治疗伤痛有40多个穴位,一扎一大片,疗效也慢。能不能找到几个特别管用的穴位,一两针就见效呢?王文远在思索。
有一年,王文远到河北承德雾灵山巡诊。那里的山民由于长期从事砍柴、运货等工作,得肩周炎的非常多。
王文远采用传统针灸治疗,发现有的病人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带着这个疑问,我就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体验针感。”几年下来,王文远全身被扎得“千疮百孔”,有时候因为针感过强疼出一身冷汗,甚至出现晕针现象。但是,他从未放弃探素。他希望能突破传统中医经络体系,在外周神经上寻找新穴位以更有效地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1972年的一个冬夜,王文远又像往常一样,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试验。“突然间,在扎到小腿腓浅神经时,在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触电般针感,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后来经过反复试针,他发现针刺这个神奇的穴位,能使臂膀疼痛顿消。于是,一个新穴位诞生了,王文远将其命名为“肩痛穴”。此后,王文远陆续在神经干和神经支上找到了能够治疗全身疾病的38个穴位。
用针灸神奇功效打通人体信息“高速公路
王文远创造的平衡针灸是利用人体自我平衡功能,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的整合下,达到对病变靶位的修复平衡。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治疗疾病,而是让病人自己治疗自己。那么,平衡针灸“3秒见效”的奧秘何在呢?王文远说,神经干、神经支传导速度快,以每秒钟100米的速度进行传导,如同走人体信息“高速公路”。传统针灸是针刺经络,传导速度每秒钟0.1米,必须留针30分钟,如同走人体信息“县级公路”。因此,平衡针灸可使90%以上的病人“3秒见效。
为证实这一研究成果,中国中医研究院曾进行多次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针刺该穴有明显的镇痛作用2008年,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试验证实,平衡针灸的疗效是在大脑中枢的调控下,释放了大量的神经递质产生镇痛效应。经全国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平衡针灸技术对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膝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神经性耳鸣面瘫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20世纪90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组织在全国推广平衡针灸技术。2002年,平衡针灸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针灸专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程莘农认为:“平衡针灸的理论是新的,方法是新的,每个穴位是新的,形成了中医的重要技术优势,是对我国传统中医的重大创新。
让中医绝技造福更多的病人
“我入伍40多年,就做了一件事:用平衡针灸技术诊疗部队训练伤。”王文远说。
王文远一生追求事业,淡泊名利。曾有人想买断他的技术,还有人高薪邀请他去开诊所,王文远都拒绝了。
几年来,他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先后举办军内外学习班200期,培养了3万多名技术骨干“只有把好的医疗技术留在基层,才能更好地为部队官兵服务。”王文远说。
有人提醒王文远:“平衡针灸是你的看家绝技,不要轻易外传。”王文远却说:“我就是想让这样的中医绝技广泛传播,造福更多的病人。”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平衡针灸治疗中心,召开了四届平衡针灸国际会议,平衡针灸成为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典范。
“发展与创新是中医的生命所在,光继承,没发展中医就要衰落。中医只有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王文远教授告诉记者,平衡针灸学科的创立,首先具有“吃苦”“吃亏”“吃气”的心理素质。第二,是家乡沂蒙山革命老区培养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军队大学校铸造了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军人战斗意志。第三,一切必须以临床为基础,病人才是检验疗效的试金石,没有病人的认可,就不可能有平衡针学科的创立。第四,创新技术必须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第五,平衡针灸学科的创新首先得到了一线官兵的支持,没有官兵的支持就没有平衡针的产生;其次得到了各级首长的支持,没有首长的支持就没有社会的认可;三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就没有平衡针学科发展的今天!平衡针灸学科在国家、军队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国家973这个广泛平台,更好地脚踏实地去研究、拓展、推广平衡针创新技术,为社会的进步,为国家的强盛,为全民的身体健康作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回报广大患者、家乡、军队、国家对平衡针灸创新学科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