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衡针灸网 作者:郑志洋 摄影:张建
2019年01月10日 17:25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卫生专业士兵,也是新年度平衡针灸培训班的新学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支队的荣誉室发现了王文远教授的简介,出于好奇,在网上查找了解到,王教授自创的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疗效显著,教授是我们部队的老首长而平衡针的创始也来自部队的训练伤,得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坚定了我要学习平衡针的决心,为了加强基层卫生专业士兵的综合能力素质,经过部队首长的同意,我报名参加了平衡针灸培训班。
有这样一位老者,他年过七旬,经历50余年创造了平衡针灸。在部队,他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军医,在课堂上他是一名受人爱戴的老师,在众多弟子和学生眼中他更像一名父亲,他就是第七医学中心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
第一次跟他见面是在诊室里,通过众多医生我看到一位面带慈祥眼神充满慈善自信的老者,我断定他就是王文远教授。听大家说,王教授每日患者达到200多人。大多数都是慕名而来,来自全国各地。在治疗过程中王教授总是不厌其烦地答疑着每个患者的疑问,帮助他们解除疼痛,看到患者脸上洋溢的笑容,教授也乐了,无论多晚教授也会细心的给每一位患者治疗,在他的身上呈现出了医生具有的“医德高尚”精神。
第二次跟他见面是在课堂上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一位迈着矫健步伐面带微笑的老者走向讲台,大家起身鼓掌欢迎,教授的讲课通俗易懂,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教授分享了创始平衡针的历史及临床治疗疗效,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嗓子有点嘶哑、鼻塞症状加重,教授喝了口水继续投入到课堂中,原来教授感冒了。四个小时过去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已经抵挡住了黑夜的降临,大家依然孜孜不倦地端坐静听,后来听师哥师姐说教授讲课中间不休息的原因,年过七旬的他怕打断自己的思路,授课不完整内容怕遗忘。坚持再坚持,只靠一杯水全程站立4小时,讲到这里心里黯然泪下,教授的这种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我。这种踏实、务实、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精神,教授用自己的行动很好的诠释着,为了寻找一个靶点,用时6年时间,全身扎得千疮百孔,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磨,最终获得精确极致卓越的治疗效果。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坚持,教授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还积极传播这种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平衡针获得患者和同行的普遍认可,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真是应了那句话多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医生不仅仅是治病、治好病,权衡多方面因素后进行的治疗仿佛一种艺术,而医生对待治疗就像艺术家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不满足于治疗的人数,更追求上乘的质量,医生就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匠心、善治病的手艺人。希望更多医生能点燃工匠之魂,照亮匠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