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岐黄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该论坛坚持以“传承﹒创新﹒发展”为基本宗旨,以“学术性、权威性、包容性、有效性”为总体要求,以“加强学术引领,推动传承创新”为主题,旨在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促进岐黄之学薪火相传,推动中医药创新与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分直属单位负责人,学会部分在京常务理事,分会代表,新闻媒体记者以及来自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管理、文化等相关产业的10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其中,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派出亲传弟子马先博、冯超、辛玉灵、吴骁、张燕斌参加了本届论坛。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出席大会并讲话。
(图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发表讲话)
首先,王国强围绕如何“加强学术引领,推动传承创新”,提出了以下要求:一、要牢牢把握传承这一根本,夯实中医药创新基础,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引领学术发展;二、要牢牢把握创新这一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强化引领创新、强化协同创新、强化供给创新,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发挥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扩大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产品和技术;三、要牢牢把握引领这一使命,提升学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学术活动的指导、监督与服务,稳步提高中医药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好活跃学术思想、启迪创新思维、促进知识生产、推出原创成果的重要作用;四、要牢牢把握科普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要把科学普及放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稍后,刘兴平以“科技三会”精神为指导,介绍了中国科协关于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的有关情况,对学会学术工作提出了注重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能力的要求。同时对中华中医药学会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次论坛设一个“主会场”和八个“分论坛”。上午,在主会场上,科技部中医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员李伯淳、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以及国医大师孙光荣分别作了题为“中西医方法论比较及展望——探索中医现代化与人类新医学”、“精准医学和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中药资源现状与发展战略”、“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的学术报告。下午,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分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分论坛、民间中医药创新人才分论坛、中医院校博士生分论坛、会员单位分论坛、感染病学术交流分论坛、检验医学学术交流分论坛、社会办医分论坛等8个分论坛同期召开。作为国家973重大创新学科的平衡针灸创始人派出的亲传弟子,则应邀参加了民间中医药创新人才分论坛交流。
通过参加本次国家级学术论坛,使参会的平衡针灸亲传弟子明确了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升了作为中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平衡针灸的传承者应秉承岐黄祖训,践行王教授历经半个世纪创立的平衡针灸所蕴涵的医德医理医技,脑技术、脑理论、脑文化为祖国医学的创新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亲传弟张燕斌供稿)